首页 资讯 正文

谁能帮忙?妻子患渐冻症,杭州大叔不离不弃,但他需要一份“宅家”工作

体育正文 278 0

谁能帮忙?妻子患渐冻症,杭州大叔不离不弃,但他需要一份“宅家”工作

谁能帮忙?妻子患渐冻症,杭州大叔不离不弃,但他需要一份“宅家”工作

潮新闻客户端(kèhùduān) 记者 滕一韬 俞刘东

“请帮我找一个在家做的,来料加工的活(huó),我要照顾患渐冻症的老伴。”最近,潮新闻“记者(jìzhě)帮”收到一条特殊的读者留言。

很快,记者联系上了今年(jīnnián)53岁的余建兵。

两年前,因为妻子徐红君患上渐冻症,余大叔只能选择辞职在家照顾。“看病加上日常开销,这几年下来已经没什么积蓄了。无奈(wúnài)之下尝试留言,向(xiàng)你们求助(qiúzhù)。”

6月9日,记者前往富阳的(de)余家探访。

从(cóng)频繁摔跤到确诊渐冻症

原本(yuánběn)平静的生活急转直下

“她还在(zài)睡觉休息(xiūxī)……”上午10点,余建兵轻轻地给记者开门,语气带着抱歉。

由于渐冻症影响(yǐngxiǎng),妻子(qīzǐ)徐红君吞咽口水变得困难,肺部还有痰,所以睡得并不踏实。“半夜经常醒,所以白天补觉是常有的事。”

余建兵是千岛湖人,和(hé)妻子原本在滨江一家公司上班(shàngbān),从事物流行业。

靠着大半辈子打拼,夫妻俩几年前在富阳买房定居(dìngjū),日子虽然(suīrán)平淡却也温馨。

没曾想,妻子几次跌跤成了这个家庭(jiātíng)命运的转折点。

“最早是2021年7月,她下班回家(huíjiā)时意外(yìwài)摔了一跤。当时我们都以为是自己不小心,但后来(lái)又摔了两次。”余大叔说,2023年元宵节他接到好心人打来电话,妻子(qīzǐ)又在下班回家等公交的站台上重重跌倒。这次,妻子说手脚好像不怎么受控制,丈夫心头一紧。

此后(cǐhòu),大叔带着妻子前往各大医院检查。

2023年3月,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(dìyī)医院给出了最终检查结果——运动神经元病(bìng)。这是一种目前无法治愈的神经退行性疾病,患者肌肉逐渐萎缩无力(wúlì),最终丧失行动、言语乃至呼吸能力。

“无论如何,我要顾好她(tā)。”妻子确诊后辞去了退休返聘的工作,开始在(zài)家中休养,余大叔很快也辞去工作,在家里全职照看。

“她需要我24小时寸步不离,辞职我不后悔。”此刻(cǐkè),大叔眼神有些疲惫却很坚定。除了日夜照料,他还自学护理知识,希望为妻子(qīzǐ)减轻一点痛苦。在他身旁(shēnpáng),生病两年多(duō)的妻子穿得整齐体面,房子也收拾得干干净净。

妻子的病情比余建兵想象中发展(fāzhǎn)更快。

一张轮椅、一排中药袋、一堆米粉(mǐfěn)罐子和一叠厚厚的医疗单成了这个(zhègè)家庭如今的日常生活构成。

“2023年我辞职的时候她还能勉强行走,8月摔了一跤导致脑出血,之后就离不开轮椅了。去年她的四肢基本上已经(yǐjīng)丧失活动能力,连(lián)翻身、盖被子都需他人协助(xiézhù)。现在舌头萎缩,说话已经不清楚,吞咽也很困难(kùnnán),只能吃流质……”

余建兵(yújiànbīng)买来了各种配件,组装成了靠背。

妻子醒后,他轻轻托住她的脖子,扶她靠在上面,又把垫在口鼻处(bíchù)浸湿的纸巾丢掉,再(zài)俯身替她擦拭不断渗出的虚汗。

丈夫的动作(dòngzuò)熟稔而轻柔。

照看好妻子也想挣点(zhēngdiǎn)钱

经济(jīngjì)压力下,他盼望讨份生计

在双双辞职的(de)情况之下,如今夫妻俩的日常生活面临着压力和困局。

余建兵坦言,妻子患病后,亲友等各方面捐款(juānkuǎn)有十多万,但在高昂的医药费和生活开销中(zhōng)已消耗殆尽。目前,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(jiùshì)妻子每月2000多元的退休金。“此外就是前段时间社区帮忙办理了二级残疾证(cánjízhèng),有250元的残疾护理补贴。”

为延缓病情,他们尝试过(guò)很多方法。“进口药一盒就是1300元,我们买(mǎi)了七盒,因为妻子检查出肝脏损伤,最终停药。”余大叔说,因为寒冷的(de)(de)冬天会加剧渐冻症患者的病情,他还开车带妻子去了云南西双版纳过冬,在那里租了一间月租800元的小屋,待杭州(hángzhōu)开春再回来。

“也(yě)有一次(yīcì)免费用新药的机会,但是根据医院评估,我老婆肺功能严重衰退,试验的资格并未达到。现在只能通过(tōngguò)中药调理,每周要花500多元。”

余建兵翻着厚厚的(hòuhòude)药单,语气无奈。

为了节省费用(fèiyòng),他甚至停缴了自己的养老保险。“先顾眼前吧。”

“现在日子确实捉襟见肘。没想到你们会第一时间(shíjiān)赶来,很感谢。”余建兵是(shì)潮新闻的老读者。

“只盼一份能居家完成的来料加工零活。”他(tā)又说了一遍。

这间屋子是守护妻子的“战场”,也是渴望获得生计的起点。“就是想着能靠双手做点事,在家(zàijiā)挣一点是一点,补贴家用(jiāyòng)。”

大叔说(shuō),他做过十多年仓储管理,懂电商。

但暂时还没找到合适(héshì)项目

针对余建兵的情况(qíngkuàng),记者联系上了他所在的银湖街道向阳社区。

“我们之前已(yǐ)上门了解(liǎojiě)过情况,社区已启动帮扶机制。一方面加强网格员走访,在今后重点关注(guānzhù)这户家庭的困难和需求,与此同时,也积极帮忙对接企业资源。”社区书记(shūjì)叶辉说,社区目前正在联系周边企业,看看有没有适合居家的来料加工。

“他家的(de)情况特殊(tèshū),需兼顾照护,我们正(zhèng)寻找更轻便的手工项目。”社区工作人员金蕾说,此前社区曾对接藤椅编织等来料加工项目,但因物料堆放占地大、以及需外出培训等问题落实起来有一定难度,下(xià)一步考虑对接羽毛球拍组装等手工项目。

与此同时,潮新闻“记者帮”也将追踪帮扶(bāngfú)进展,搭建爱心桥梁。

如果您或(huò)(huò)身边企业有适合的居家操作的手工资源,可与我们联系,或在本文评论区留言。您的一次援手,能为这个负重前行的家庭添(tiān)一份暖意、点亮希望之光。

谁能帮忙?妻子患渐冻症,杭州大叔不离不弃,但他需要一份“宅家”工作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